遵循党中央轻罪治理,少捕慎诉慎押的刑事司法政策原则,按照最高检《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》的管理要求,充分激活非刑罚处罚措施,努力推进轻罪治理现代化。从促进教育矫治、加强犯罪预防出发,加大非刑罚处罚措施的适用力度,推进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双向衔接、无缝对接。在技术上充分运用物联网、大数据建立功能设置合理、设施配套齐全、智慧融合深入、管理运行规范的“非羁押动态监管平台”、促进检察院非羁押程序及管理中的法治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同步融合发展,全面提升非羁押工作质量,实现智慧监管。
检察院“非羁押动态监管平台”集成物联网、通讯感知、GIS地理信息、生物识别、大数据分析等多项技术,将非羁押对象在监管期限内的监管数据,信息实施汇总与平台,使检察机关可动态、实时、快捷的掌握、了解非羁押人员的位置信息、监管制度服从性等。
一、系统架构
“非羁押动态监管系统”应用结构简洁,部署灵活方便。其核心应用为:动态监管平台—互联网信息采集—物联网信息采集。通过非羁押码App、监管电子定位手环将移动互联网信息,移动物联网信息采集至监管平台,平台以大数据、GIS地图、各种业务数据流及接口,实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,呈现可视化管理界面及分析界面。
二、定位技术
智能手机GPS定位设置服务(签到时需打开手机GPS位置服务),调用智能手机的实时位置信息,上传到监管平台地图坐标,呈现位置信息。以人脸对比确认是本人进行打卡和签到,两者验证准确,地图将打卡信息记录,并作为监管对象签到,位置呈现的依据。系统后台自己保存此条位置打卡信息,作为监管的记录依据。
三、平台登录及数据汇总
数据大屏是非羁押系统数据汇总及展示,统览的主要页面,数据来源分为三个源头。(1)物联网数据:主要由监管对象的电子监管设备发送到平台的数据,以手机App后台发送的定位数据,智能电子手环发送的定位数据及其它数据,经后台筛选,清晰后,形成位置信息及签到信息,呈现红黄绿三码呈现。(2)平台录入信息:在监管对象信息录入时,对性别、年龄、犯罪类别、非羁押时长等综合信息进行统计,展现,使管理者一目了然,对辖区内监管对象的情况进行掌握。(3)动态信息:以滚动条方式循环监管对象的信息、手机号及详情,通过点击可直接打开具体信息卡片,直观了解,而无需通过页面跳转显示。
数据大屏呈现:(1)导航条 (2)人员信息滚动条 (2)犯罪类别比例人数 (3)平台实时人员及历史统计 (4)年度非羁押统计 (5)分级分码处遇管理 (7)年龄统计 (8)非羁押监管动态分析。
四、APP应用
基于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应用的非羁押二维码,安装下载后,可在智能手机端运行(安卓版本5.0以上,苹果IOS系统)。App端数据与软件平台数据库同步,实现对监管对象的人脸打卡比对,打卡位置上报及地图卡片显示,双向通信,审批流程及信息录入。监管对象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下方“非羁押码”二维码后,即可在平台端下载安装包,运行安装程序,使用非羁押App进行人员信息验证登录。初次登录可通过平台数据库录入的信息进行验证,如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,工作人员进行核验审批。
五、相关资质
人员定位系统软著 非羁押APP软著 非羁押动态监管平台软著 软件开发ISO资质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测证明
六、检察院案例(排名不分先后)
佛山市检察院 禅城区检察院 三水区检察院 高明区检察院 南海区检察院 顺德区检察院 端州区检察院 高要区检察院 铜川市检察院 宜君县检察院 印台区检察院 王益区检察院 耀州区检察院 ······
技术咨询
业务咨询电话:13823254001 0755—8314 9112